
11月6日下午,学校召开后勤发展咨询会议。市教委学校后勤保卫处处长王立慷、正处级调研员沈永明到会指导我校后勤工作。学校分管后勤工作领导张峥嵘主持会议。资产处副处长刘明锋、李雯、罗瑾、吴波,后勤实业中心主任孙勇、党总支书记钱成、副主任袁敏捷、张红英、徐剑鑫、杨培卿等出席。
咨询会上,张峥嵘谈了深化后勤发展改革的设想,并就后勤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挑战和困惑征求市教委专家的意见。孙勇汇报了我校后勤的基本情况和学校后勤管理体制机制不清等瓶颈对后勤干部职工积极性、安全稳定和服务质量的影响。
在认真听确我校后勤情况介绍后,沈永明指出后勤改革退回老路没出路,要通过主动作为争取学校关心支持。
王立慷指出,首先要历史地看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充分认识改革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高校后勤要继续坚持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的宗旨、以服务求效益的工作目标和行政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同时在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今天,高校要帮助后勤理顺体制机制,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水平,遵循以岗定责、以责定性、以性定薪的原则,将高素质管理人才吸收进高校后勤管理队伍,建立与学校整体相协调的人、财、物管理体系。其次高校后勤要结合实际制定业务运行细则,如服务保障型业务须按预算制运行,严格绩效考核管理;管理型业务按预算制运行,其岗位纳入学校岗位调控;而经营型业务则不能照抄预算制,可成立载体,按比分成,或服务外包。最后高校后勤须坚持社会化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对高校后勤资源调控的作用,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实现由办后勤向管后勤、由经营管理向管理经营、由双轨制向双机制的转型。针对我校后勤的实际问题,他建议通过“四个一”,逐步破除瓶颈,即“一个会”——希望在学校党政领导的支持下,召开后勤工作专题会议,帮助后勤厘清体制;“一个展示”——将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向全校师生展示;“算一本账”——知晓后勤的财务收支情况;“出一个方案”——结合国情、市情、校情对未来后勤的发展谋划蓝图。
市教委专家的意见赢得了与会干部的一致欢迎,并纷纷表示将结合后勤实际大力推进工作。
综合办